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

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周周练1

录入者:翁凡凡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6日

?

2018届高三语文周周练(一)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 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

D. 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 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 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

二、古诗文阅读(2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11)

秋晚登城北门

陆 游

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①城北门:成都城北门。②幅巾:当时读书人闲居时的一种装束。③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

?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  )

A.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了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趋衰颓的状况。

B.颔联抓住“一点烽”和“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俯视中想到岁月空逝,大宋兴复无期,不觉愁绪滚滚,涌上心头。

C.“杜陵秋”明指长安,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它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浸透着对关中失地和人民的关切与怀念之情。

D.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乾坤的豪杰?

E.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深沉的悲观失望之情。

?

5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答:?????????????????????????????????????????????????????????????????????? ????????????????????????

????????????????????????????????????????????????????????????? ?????????????????????????????????????

??????????????????????????????????????????????????????????????????????????????????????????????????  

?????????????????????????????????????????????????????????????????????? ????????????????????????????

???????????????? ??????????????????????????????????????????????????????????????????????????????????

??????????????????????????????????????????????????????????????????????????????????????????????????  

?

6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韩愈于《师说》中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B、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C、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D“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乞骸骨,年老了被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

三、语言文字运用(21)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

①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________

②为了保存这些书籍,使之流传后世,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________建造了一座藏书楼,起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

③《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________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们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A.苦心孤诣 ?????? ?????? ?????? 惨淡经营?????? ?????? ?????? 筚路蓝缕

B.惨淡经营 ?????? ?????? ?????? 筚路蓝缕?????? ?????? ?????? 苦心孤诣

C.惨淡经营 ?????? ?????? ?????? 苦心孤诣?????? ?????? ?????? 筚路蓝缕

D.筚路蓝缕 ?????? ?????? ?????? 苦心孤诣?????? ?????? ?????? 惨淡经营

?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汽车限购令早已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欲望,提前加入有车族,使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C.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D.针对今年春运期间旅客流量大、交通繁忙的情况,首都机场将加强航站楼前交通管理,加大楼前违章停放车辆的拖移和处罚力度。

?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

小说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亦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连最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批评家阿多诺也承认,一个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就在于其能否表达时代的真理内容。本来这是个常识,现在却被技术主义的文学观故意把水搅浑了。

①实现得越彻底越复杂越丰富,它的艺术性也就越高

②而不是看它举着什么主义什么派的大旗

③是关于社会生活和作家情感的艺术

④衡量小说的艺术性是需要联系小说的效果来考查的

⑤它更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的艺术

⑥小说对表现对象实现的程度才是衡量艺术性的标准

A.③⑤④②⑥① ?B.⑤③⑥①④②?? C.⑤③④②⑥① ?D.③⑤⑥①④②

?

11.下面是关于“核电”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核电有零排放的环保优势,①________。在选择支持核电之前,一位环保人士如此纠结。其实,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②________?汽车与车祸、飞机与空难、摩天大楼与熊熊大火……科技发展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风险;发展中不同诉求的交织、冲突,③________。如何在面临两难时做出权衡,在面对风险时保持理性,在全力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力利用新技术,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也正是在与这种宿命抗争的过程中,不因噎废食,不一劳永逸,人类才不断创造着新文明,实现着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

答:?????????????????????????????????????????????????????????????????????? ????????????????????????

??????????????????????????????????????????????????? ???????????????????????????????????????????????

??????????????????????????????????????????????????????????????????????????????????????????????????  

?

?

?

语文周周练一?? 参考答案

1【答案】B

【分析】A项对应文本“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B项对应文本“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项对应文本“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D项对应文本“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答案】C

【分析】A项对应文本“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项对应文本“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项对应文本“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D项对应文本“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3【答案】A

【分析】“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4答: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B“俯视”分析不当,“两行雁”是空中的物象,应为仰视。C“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分析不当,应为对故都沦陷的无比忧虑。E“深沉的悲观失望之情”分析不当,应为大势已去的无比感慨。

5答:①因登临而起的悲秋之情。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深秋时节,西风劲吹,寒气袭人,眼前萧条凄凉的景象使诗人愁绪满怀。②山河沦陷、忧国伤时的叹惋。颔联和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③壮志难酬的悲愤。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而自己却报国无门,悲愁难耐。

[解析]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首联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深秋时节,西风卷地而来,登上城楼,满目萧条,悲秋之情油然而生。颔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颈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想到亡国之愁。尾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此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激愤,意想沉痛。6分,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6、(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7、D

8.C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9.A [B项中途易辙,“提前”前加“他们”。C项“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句式杂糅。糅合了“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洗净较为安全”两种句式。D项“加大”和“拖移”搭配不当,可删去“拖移和”。]

10.C [文段由“小说的艺术性”到“如何衡量”再到“衡量的标准”,内容层层推进,其中第一、二处,由“形象”到“社会生活和作家情感”比较合理;第三、四处,从正面到反面比较合理;第五、六处,提出标准后进行解释比较合理,“实现得越彻底越复杂越丰富,它的艺术性也就越高”和横线后的“反之亦然”衔接比较自然。]

11.①也有安全风险 ②这样的纠结岂止是核电? ③这正是人类社会的“两难处境”(每一句2分)

?

?